作者 | 郑虹股票配资助手网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9月20日,我们迎来了第七届“绿城·无郁中国行”抑郁康复论坛暨920郁友节。这一天,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相聚;不仅是论坛的举办,更是希望的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郁金香人”怀揣着同样的信念与期盼相聚于此,共同关注抑郁症与心理健康,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携手重建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多位重要嘉宾,其中包括:绿城中国助理总裁、绿城爱心基金会理事张骥,绿城中国总裁办、党群办副主任、绿城爱心基金会副理事长稽哲,浙江省社区组织总会监事长张俊石,西湖区民政局副局长史学高,浙江省应用心理研究院院长包潘晓,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副主任张旭军,以及浙江省统战智库特约研究员屠苗颖。我们由衷感谢社会各界对郁金香陪伴的持续关怀与宝贵支持,每一份关注和帮助,都是照亮抑郁阴霾的一束光。
展开剩余82%9月20日上午,第七届“绿城·无郁中国”抑郁康复沙龙拉开帷幕。郁金香陪伴创始人、绿城爱心基金会秘书长爱咪老师满怀深情的回顾了郁金香十一年来的坚守与成长。她说:“郁金香陪伴,与无数同行者一起,为上千万患者共筑一个凝聚爱与希望的港湾。”每一位郁金香人,不仅守护着自己内心的诗与远方,更用实际行动为更多人筑建着一个“无郁中国”。
小龟健心CEO、郁金香特聘医学专家傅敏老师带来了《青少年整合康复案例全解析》。她强调“不仅健身,更要健心”的价值理念,让我们看到专业力量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小龟健心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心理健康/抑郁帮扶”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正在帮助越来越多孩子找回笑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华清博士,以《探秘抑郁的大脑》为主题,从神经科学视角分享了抑郁症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生动的实验案例,他阐释了情绪调节与认知控制的神经机制,并带来一份充满希望的讯息:大脑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创伤后形成的新环路帮助我们走出抑郁。刘博士说:“困境让我们反思,重新思考人生意义,重新燃起对生活的自信。”
在“回归计划”对话环节,项目负责人亲亲老师分享了她走访过程中遇到的因经济困难无法得到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群体。“回归计划”正是为了照亮这些被遗忘的角落而存在。“回归计划”目前已支持10余位青少年,逐步走向康复。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暑假,有一位曾经深陷抑郁的青少年在项目的持续支持下,成功参加高考并考入大学,融入校园生活,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我们深知,还有很多像湘湘一样的孩子仍在黑暗中等待救援。他们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缺乏疾病认知或社会偏见而迟迟得不到帮助。我们希望通过“回归计划”,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存在,伸出温暖的双手。
德尘书院院长、浙江大学哲学博士蒋风冰老师带来了《重建亲子文化---爱的教育从立志开始》的精彩分享。他提出要回归觉性,培养清醒的自我判断能力,达到“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他强调,传统教育以成人为目的,注重德育,现代教育应当保留传统教育的精华部分。
郁金香陪伴学苑已经培养了通过8期培训考核的300多位陪伴者。他们中有康复郁友、郁友家属、资深志愿者,也有专业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经过六个月的系统学习、线下实践和面试考核,这些陪伴者以公益价格提供专业服务,已累计服务23600多人次。在最无助的时刻,他们用专业与爱心支持着郁友们走过最黑暗的泥泞路程。
守护者之光:陪伴的力量
【致敬感动人物:以爱为灯,照亮前行】
2025年郁金香感动人物叶子老师(刘隽),作为郁金香第一位志愿者、公益财务部负责人,十一年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在社区心理驿站落地、企业品牌建设、拓展合作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她用专业和责任书写公益篇章,让每一份善心都有迹可循。
【致谢同行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论坛上颁布了2024-2025年度金牌陪伴长和金牌校长,分别有42位陪伴长和17位校长获此荣誉,这些优秀的带头人覆盖全国乃至海外,通过心疗愈沙龙、读书会、舞动疗愈、饭团、徒步等多种形式,回应与陪伴每一位求助者。他们让郁金香的陪伴真正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郁友被爱、被看见。
抑郁康复有办法,更有希望。感谢努力的我们,彼此陪伴走过的这一年。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份坚持都能迎来光明。致敬郁金香陪伴11年的坚守,而我们也必定会携手一起走得更远。
发布于:浙江省至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